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巖革命精神。近日,建科院公司第二黨支部走進周公館,重溫紅色記憶,開展“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傳承紅巖革命精神”主題黨日暨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
1938年冬,中共代表團由武漢遷移重慶后,為便于工作,周恩來同志以個人名義租賃這幢房子,作為中共南方局在市內的一個主要辦公地點。小樓地處街巷盡頭,右側為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的公館,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樓房內,中共代表團僅租賃了一、三兩層,二樓的大部分和底層門廳旁的廚房,均為國民黨人居住,真有左右內外夾擊之勢。
1958年董必武重返曾家巖50號時,曾題詩一首"八年抗戰此棲,‘三打維支’笑語新。戴笠為鄰居在右,總看南北過門人。"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周公館當年的內外環境。盡管曾家巖50號周公館的內外環境如此復雜險惡,但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卻八年如一日,戰斗生活在這里,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發展和壯大而不懈努力。
談到周公館,市建科院公司可謂與之有不解的緣分,自2015年起,我支部相關黨員同志先后參與公司牽頭開展的修建曾家巖嘉陵江大橋對曾家巖50號周公館的抗震影響評估、保護加固設計和文物健康監測等工作。目前,大橋已投入運營,保護監測工作仍在進行中,為曾家巖50號周公館的安全護航既是市建科院公司持續為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努力的一項具體工作,也是傳承弘揚革命傳統的一個縮影,今日支部故地重游,集體再悟革命精神。第二黨支部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契機,在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通過歷史回顧、實地參觀、現場學習,重溫英雄前輩的光輝業績,深刻緬懷革命先烈的偉大情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愛國精神。